蒙古语中有关马的词语非常丰富,其中与马相关的谚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俗风情,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千百年来,马谚语在草原上口口相传,持久沿用,反映着草原上人们的生产、生活、心理、审美等。马谚语的产生和运用,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语言和文化相互作用,使语言的内涵和意境赋予了文化的特征和时代的烙印。进一步保护传承蒙古族马谚语,对深入研究蒙古马文化、蒙古族民间文学艺术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编者
文/图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阿荣、长河
蒙古族谚语:丈夫友好妻子才谦和,主人友好马才温顺。
初夏在广袤的克什克腾草原,年近八旬的朝克图老人望着飞奔而过的铁蹄马,脱口而出:“千里疾风万里霞,追不上白岔的铁蹄马。”铁蹄马是蒙古马的一种,因蹄质坚硬而得名。在日常生活中,他经常对儿孙们说一些马谚语,引出朴素至臻的道理,如“马走千里路也忘不掉家乡。”“骏马虽快,甩不掉影子。”“宁可从马上下来,也要坚持自己的原则。”“丈夫友好妻子才谦和,主人友好马才温顺。”“好马走路平稳,好人说话坚定。”马谚语在草原上口口相传,其通俗易懂、含义深刻、富有哲理,蕴含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具有浓郁的草原韵味。
富有哲理 耐人寻味
民间文学艺术是中华民族艺术的瑰宝。内蒙古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民间文学艺术宝藏,蒙古族谚语便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蒙古族在马背上驮着两件宝,一头是民歌,另一头是谚语。
“谚语是一个民族的回想与记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蒙古民族不断创作谚语,成为他们的精神财富之一。蒙古族谚语与其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有美丑善恶、智慧愚昧、持家经营、恋爱婚姻、交友和待人接物、言语谈吐等方面的内容。有些谚语教诲人们做好每一件事,引导年轻人积极向上,勇于挑战自我。”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那仁毕力格说。
在蒙古族谚语中,马与褒义对象比拟,如“吃炒米香,骑蒙古马快。”“好马从驹起,好人从幼始。”“好马是牧人的宝贝,好犬是猎人的宝贝。”“好马一鞭,好汉一言。”“好马在力气,好汉在志气。”“好马不在鞍,好貌不在衣。”这样的谚语数不胜数,富有哲理,耐人寻味。
“蒙古族把与马朝夕相处的经验体会凝练成生动形象、含义深刻的谚语,包括有关骏马、马匹、马具、马的毛色、马的功用、马的性情、马的驯养等,体现了蒙古民族的语言特色。”那仁毕力格说。
骏马,为良马,是跑得快的好马。蒙古族谚语以骏马的优良品质来阐述道理,蕴含着蒙古族对骏马的赞赏,如“草原上好养千里马,高山上好长万年松。”“黄金从沙里淘,骏马从马群里挑。”“骏马是勇士的翅膀。”“人的好在于真诚,骏马的好在于速度。”“骏马的能力在于力量,人的力量在于意志。”等等。此外,以骏马赞美男儿的谚语非常多,如“男儿的意志强,骏马的蹄子硬。” “男儿要有事业,骏马要有脚力。”等等。
蒙古族谚语中对马群的描述,是蒙古民族游牧生活的真实写照,体现了牧人对客观事物朴素的认识。如“马群为草原点缀,野兽为高山点缀。”“留恋酒宴,不如去放牧。”“蒿草茂盛的草原马群肥壮,碱性草甸的牧场羊群肥壮。”“放过马群的人,不怕儿马发怒。”“领头的马不慌,马群则不乱。”“要按马群多少打呼哨,要按被子大小伸腿脚。”
“在蒙古语中,对马的毛色的区分非常细致。在蒙古族谚语中出现较多的是白色、土白色、斑白色的马,体现了蒙古民族的审美特点。”那仁毕力格说。
蒙古族谚语:白马之奶,包治百病。
马具包括马鞍、马镫、马笼头、绊绳、马衔子、马嚼子、缰绳、马鞭、套马杆等。“马笼头产生于人们开始驯养马的时代。马嚼子的产生意味着草原游牧民族‘马背生涯’的开始。马鞍的发明早于马镫。有关马具的谚语极富哲理性,如‘马的美不在于马鞍,人的美不在于服装。’‘没有笼头的马,一天也不入圈。’‘套马,杆子长为好,拴马,缰绳短为妙。’‘马鞍和嚼子是骏马的装饰,耳环和饰品是女人的点缀。’‘没有目标的人,没有缰绳的马。’等等。”那仁毕力格介绍说。
被誉为“马背民族”的蒙古族,千百年来,以马代步,骑马放牧、迁徙,因此,蒙古马在生产生活中的骑乘功能,在蒙古族谚语中得到体现,如“在遥远的旅程中以骏马为贵,在艰苦的创业时以意志为贵。”“路途遥远要爱护马,粮食稀少时要珍惜。”“人的意志不会消磨,马的腿不会疲乏。”等等。
蒙古族谚语:骑马爱马,日行千里。
“马是一种具有英雄气概的动物,蒙古族将马的性情特点融入谚语中,阐释深刻的道理。如‘放马三年知马性。’‘孩子贪玩忘吃饭,马儿合群忘伙伴。’‘头马不惊,马群不乱。’‘马的脾气,可以从耳朵上看出。’”那仁毕力格说。
借马传授经验教训是蒙古族谚语的功用之一,如“三九喂养牛,三伏喂养马。”“人的想法不一样,马的力量不均衡。”“优异的骏马在于驯养,优秀的儿童在于培养。”
蒙古族谚语将马的形象融入为人处事的一些道理中,如“不稳重的人吃话语的亏,暴躁的马吃歧路的亏。”“要想走远途就要爱护马,要想珍爱身体就要收敛脾气。”“在众人中要慎言,在远途中要惜马。”
“蒙古族的生活离不开谚语,离不开谚语的哺育、熏陶、教诲和引路。他们热爱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将这些谚语装在脑子里,并在实践中不断充实,不断丰富,代代相传。”那仁毕力格说。
流传民间 整理出版
“蒙古族马谚语是人们智慧和经验的结晶,是他们入木三分的哲学思想的折射,是多彩的语言艺术的一部分。马谚语犹如一棵小树,在草原上茁壮成长,枝繁叶茂。”那仁毕力格说。
那些马谚语生动形象、丰富多彩,不仅是蒙古族民间文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深入研究蒙古马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
“蒙古族马谚语具有鲜明的特色,其语言精练、句式简短。大部分为两行,每行两个字到五个字,如‘人在衣服,马在膘肥。’‘驯马如教子,耐心最要紧。’‘骑马出远门,草料加三分。’等等。也有一行、三行、四行等,每行六七个字等。”那仁毕力格介绍说。
“有些马谚语,堪称民间文学艺术精品,运用了文学、美学、语言学、心理学等,只不过这些都在创作者潜意识里完成。”那仁毕力格说。
“蒙古族谚语在内容和形式上包含了民间文学的基本要素,并形成其独特的风格。据蒙古族马谚语的基本内容、艺术表达等综合研究,其特点可以归纳为知识性、理论性和形象性等几个方面。蒙古族在游牧生产生活中创造了马谚语并世代相传。马谚语虽然简短,却能以小见大。它从侧面反映出蒙古族社会发展、历史文化、风俗习惯、聪明才智等。”那仁毕力格说。
“对蒙古族马谚语的内容进行分类研究,意义深远。谚语‘驯马要从马驹开始,育人要从孩童抓起。’用驯马来比喻育人。有些马谚语能够启迪、警示人们,可谓晓理透辟,言近旨远,令人过耳不忘。同时也在不经意间流露出对马的关爱之情。这些马谚语成为蒙古族家庭教育的一部分。”那仁毕力格说。
为保护、传承蒙古族马谚语,几十年来,我区有关专家学者对马谚语进行了搜集、整理与研究,出版了有关马谚语的书籍。
据了解,从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有关学术期刊发表了数十篇蒙古族谚语的学术论文或研究文章。这些研究论文主要从蒙古族谚语的起源、发展、传承、概念、范围、分类、特点等方面切入,探讨蒙古族谚语的哲学思想、审美观点、民俗礼仪等。《蒙古族文学史》《口头文学理论》等高等院校的教材专门介绍了蒙古族谚语。
蒙古族谚语:驯马靠鞭子,砍树靠斧头。
近10余年来,我区有关专家学者走进草原深处,搜集、整理了蒙古族谚语,出版有关蒙古族谚语的书籍,其中2007年出版的《中国谚语集成·内蒙古卷》,是内蒙古地区各民族民间谚语总汇。2015年出版的马谚语专著《马文化谚语(蒙古文)》,有1600余条马谚语,具有通俗易懂、实用性强等特点。“搜集和研究马文化谚语,能够更好地阐述和丰富‘蒙古马精神’的内涵和意义。”那仁毕力格说。
草原上流传着许许多多妙趣横生的马谚语,像朝克图老人这样至今对马谚语津津乐道的人不在少数,使古老的谚语传承不息。他们的儿孙们从小耳濡目染,从中得到熏陶和滋养。(图片分别由阿荣、长河、额博摄)
源远流长
《中国谚语集成·内蒙古卷》,是内蒙古各民族民间谚语总汇。
蒙古族谚语源远流长。成书于13世纪的《蒙古秘史》中,有“身体应当有首,衣服应当有袖。”“影子以外,没有朋友;尾巴以外,没有鞭子。”等上百条谚语,至今在民间流传。蒙古族历史著作《蒙古黄金史》《蒙古源流》中有非常多的古代谚语。在《成吉思汗的两匹骏马》《智慧的钥匙》等蒙古族书籍中,也有不少谚语。此外,已形成文字的蒙古族民间文学作品和仍在民间流传的民间文学中,也有许多谚语。(长河)
蒙古族谚语:马虽疲劳伴随着马鞍,树虽干枯离不开树皮。
金代《昭陵六骏图》之一。(局部)
千年马镫
□文/图 欣荣
铜鎏金木芯马镫
古时骑马无镫,虽可纵身上下马,但奔驰和作战时甚不方便。马蹬的发明,尤其是双镫的应用,标志着马具已经发展到成熟阶段。
据考证,公元5世纪前期,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鲜卑人发明了马镫。鲜卑人兴起于大兴安岭,后迁至呼伦贝尔大草原。魏晋南北朝时期,鲜卑人先后建立了十几个政权。考古学家曾在一座慕容鲜卑贵族墓中,发现了大量的马具,包括马鞍和一副铜鎏金木芯马镫等。
这对铜鎏金木芯马镫高23厘米、宽16.8厘米,其中间是木芯,为桑木条揉成,外面包钉一层鎏金铜片。因年代久远,铜片已经残破,露出里边的木芯。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的马镫实物,年代约为公元415年。这座鲜卑墓葬的主人冯素弗,是十六国时期北燕君主冯跋之弟,官至侍中、车骑大将军、录尚书事、大司马等,被封为辽西公。
在秦始皇兵马俑坑中,有与真马一般大小的陶马,马背上有马鞍,马腹左右侧没有马镫。虽然当时还没有马镫,但已有了马笼头和缰绳。骑手在马背上可以一手握缰、一手舞刀,若射箭时,则必须把马停住或下马来射。据考证,两头弯立的木制马鞍鞒,也是鲜卑人发明的,再加上马肚带、马镫和保护马腹的“障泥”,战马的马具就基本齐全了,这使战马和骑手融为一体,威力大增。
在考古发掘的西晋釉陶马的鞍下左侧,有一个悬挂着的近似三角形马镫,右侧则没有。因此有考古专家认为,最早的马镫应是单镫,悬于马腹左侧。后来发展为双镫,从此人马合一。据考古发现,阴山岩画中有马与马镫,为研究马镫的历史提供了珍贵资料。
蒙古族工匠制作的马镫
马镫一般由镫环、镫柄组成。早期马镫内为木芯,外包金属片和皮革,镫柄较长,镫环近似三角形或椭圆形。千百年来,北方游牧民族制作马镫的技艺不断提高,发展到近代,马镫有金、银、铜、铁、景泰蓝等质地,工艺上有采用鎏金、包银、错金、错银、错铜和景泰蓝工艺等,款式多样,图案各异,制作极其精美。蒙古族工匠制作的马镫,有蝙蝠纹、祥云纹、花草纹、铜钱纹等。
据鄂托克草原上的一位老人讲,蒙古族曾有一个习俗,青年男女结婚时,要将各自所骑的马的马镫交换一只,寓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生相互依存。这样交换过的马镫被称为鸳鸯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