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于2021年10月23日通过,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构建良好的家校社共育的教育生态,日前,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教育部家教委”)联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召开了“家校社共育实践案例发布会”。会上发布了全国各地在家校社协同推进家庭教育实践中的“十张答卷”。
为推广优秀的家校社实践案例,记者对相关单位进行采访,推出“家校社协同育人”系列报道。本文中的“全域推进家校社协同共育的‘青羊模式’”即选自教育部家教委发布的优秀案例。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教育已成为一个多重变量控制下的复杂生态系统,我们进入了一个学校、家庭、社会边界被打破的全域教育时代。如何更好地发挥“三方力量”的合力,实现“1+1+1>3”的效果,成都市青羊区多年耕耘,探索出全域推进家校社协同共育的“青羊模式”。
2016年,时任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副司长俞伟跃带领全国家庭教育实验区领导考察青羊区家庭教育基地
《家庭教育促进法》宣传活动
政策先行 顶层设计提供机制保障
目前,家长普遍比较重视孩子的成绩,却往往容易忽视对其人格、品德的培养;学校家长会、QQ群、家委会花样繁多,但在具体落实中,学校——家长的双向激励机制并不完善,协作效果不明显;家庭教育的主管职能部门如妇联、教育、民政等部门分工合作,资源分散重复,家校社协作亟待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强大合力。
青羊区家庭教育基地照片
如何打造高水平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制?青羊区委、区政府对此高度重视。青羊区以政府为主导,陆续出台了4个文件,区教育局、妇联、文明办、民政局、卫健局、关工委、团委等部门组成家庭教育协调领导小组,各部门凝心聚力,让青羊区家庭教育有了坚实的组织领导和机制保障。青羊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负责全区家校社共育的具体实施,自2016年,政府将其正式纳入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并作为民生工程强力推进。
教育部关工委主任李卫红调研青羊家庭教育并做指示
全国妇联党组书记黄晓薇调研考察青羊区家庭教育工作
虽然由政府主导统筹推进,但如此庞大的系统工程尚需假以时日充分调动家长、学校、社会的积极性。刚开始,家长们不理解,觉得家庭教育是私人事情,做不做、怎么做是家长的自由。因此家长们参加公益性家庭教育讲座积极性并不高,人在心不在,睡觉聊天大有人在。如何提高家长的参与度?这成了摆在青羊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面前的一道难题。
跨界专家团队 引领科学教子风潮
为解决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内容要素不系统、缺乏专业支持的问题,提高家校社合作的质量,青羊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集结了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法学、医学、社会学等多领域的专家,打造出一支“跨界专家团队”,协同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社科联青少年性教育普及基地、西南民族大学等多家专业机构的力量,共同开发相关课程,实现了家校社共育的专业化建设。
专家咨询进警营
目前,青羊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已有家庭教育专家讲师90余人,遍布学校和社区的指导师余名,通过培育、交流、引进等方式,保证每个学校拥有10-20名有资质的家庭教育专业指导师,为家庭教育提质增能提供了强大的人才队伍。
专家团队一览
祖辈专场讲座中,青羊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科研室主任李萍与家长互动
专业力量为学校提升家庭教育指导水平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目前,青羊区承担完成了3个国家级家庭教育课题的研究,正在参与“十四五”规划的国家重大项目《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研究》,全区每一所中小学、幼儿园都成立了家校社共育科研团队,结合本校实际开展家庭教育研究与实践。
专题讲座
在专家指导下,青羊区开发了理论与实践互为依托的“七段三块”家庭教育系列课程,覆盖准父母段、早教段、学前段、小学段、初中段、高中段和职高段共7个学段,347个主题菜单,近2500个课程供学校和家长选用。无论是普通家长群体,还是特殊需要儿童家庭、单亲家庭、流动儿童家庭等特殊群体,都有精准的对应课程。青羊区与时俱进,针对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痛点、难点,及时开设性健康教育、劳动教育、安全教育、“双减”和“五项管理”等相关课程,极大地点燃了家长的学习热情。
星级评价机制 沟通家校的“传声筒”
有了专家引领和丰富精彩的课程群,部分家长还是没有积极性怎么办?青羊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在全国首创家庭教育星级评价标准,独创了“家长+家委会+学校”的家庭教育星级机制,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
在青羊区,评价分为星级家长评价、星级家委会评价、学校办学绩效考核评价。
区家委会进校考评
中心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成长特点,将家庭教育重点工作细化为一条条操作性强的事项,编制出《星级家长评选办法》,促使家长教育变被动为主动、亲子关系变紧张为和谐、家校关系变猜疑为协同,督促家长在点滴生活中注重言传身教,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家长的家庭责任主体意识。
在青羊区,有一位励志的“青羊爸爸”,他的女儿曾经有严重的学习畏难情绪。“青羊爸爸”通过参加家庭教育培训学习,深受启发,坚信身教重于言教,为了鼓励女儿,原本不打算当老师的他坚持学习通过了教师资格考试。在他的带动下,女儿不仅成绩上去了,性格也更加阳光活泼。
出版刊物
为充分发挥优秀家长的集群效应,教育局成立了青羊区家长委员会,建立健全“四级”家委会组织,即区级、校级、年级和班级家委会。家委会汇聚了家长骨干,代表着广大家长的心声、诉求,各级家委会委员成为联系学校与家庭的桥梁、纽带,每年四级家委会换届选举后,青羊区会对家委会委员进行能力提升的培训,让委员们充分发挥组织家长、宣传家长、带动家长的作用。
不仅如此,星级家委会评价与星级家长评价关联,学校三星级以上的家长人数占总人数的70%以上,校级家委会才有资格申报星级家委会。而星级家委会评价结果会纳入到学校绩效评估体系里,从而使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与学校规范化办学深度融合,形成一种长效机制,倒逼学校不断提高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亲子传统茶艺体验课堂
硬指标变“杀手锏” 各校争做标兵
有政府支持和专家助力,那如何保障每一所学校积极参与呢?青羊区位处成都核心区域,学校分布从市中心到城乡结合部,既有百年名校,也有新建学校,学区内流动儿童比例占全区学生总数近四分之一,家长构成多元化、差异明显,家校协作面临着复杂的局面。
为此,青羊区使出了杀手锏,将家庭教育纳入学校办学目标绩效考核评估体系进行督导考核。考核指标分为两种,基础指标占60%,包含培训次数、培训场地、培训人数和课程开发、科研团队等5个指标;特色指标占40%,鼓励学校因地制宜做出自己的特色。家庭教育的考核在绩效考核系统中占4%,与每个老师的奖金挂钩,倒逼形成家庭教育研究与实践的长效机制。
青羊区教育局副局长陈杰为青羊区家庭教育示范校颁奖
为了形成更好的家校关系,青羊区各学校使出了十八般武艺,草堂小学发动家长晒“家风家训”,活动中还发掘出曾子的第87代传人;实验小学西区分校将家长课堂延伸到社区学龄前儿童的家庭,家长和孩子一起做好入学准备。
位于城乡结合部的文翁实验中学,家长60%为外来务工人员,40%为当地失地农民,因为平时忙于生计,家长们意识不到家校协作的重要性。为了补齐家庭教育的短板,学校启动了“五个一”工程,即“一学年至少读一本家庭教育类书籍、制定一份家规家训、至少交一本家长课堂笔记、至少参与一次学校教育教学活动、至少有一次有效的亲子交流”。完成所有必修课后,家长才能领到一张“家长合格证书”。期末总结会上,“合格”家长们会在讲台上领到一本漂亮的“家长合格证书”,别提有多自豪了。
陈杰副局长陪同广州市黄埔区关工委一行参观青羊区家庭教育基地
小社区大作用 连接千家万户的“毛细血管”
为打通家庭教育最后“一公里”,青羊区依托社区拓宽家庭教育空间,67个社区少年宫同时作为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机构,全天为家长们排忧解难,如解决部分学生放学后无人照看的困难、免费为家长们提供家庭教育问题咨询等等。
青羊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还整合了四川省博物馆、杜甫草堂、金沙遗址博物馆、四川省图书馆等资源,把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送到家门口,举办家庭教育公益讲座1200余场、亲子实践体验课堂100余场、语音和视频微课105期,受益家长50余万人;接待家长现场、电话咨询余人次;推出网络直播课102场,青羊家长微论坛12期,收看达35万人次,即将推出祖辈学堂微课4期,《家庭教育促进法》普法宣讲微课21期,青羊区“百千万”学法行动将在近期启动。
线上直播课堂
智慧父母学习沙龙进社区
现在,只要家长有问题、有需求,可以去近在家门口的社区及时解决问题。智慧父母学习沙龙、家庭教育社区加油站、社区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等等,变成了“青羊爸爸”“青羊妈妈”近在咫尺的家庭教育“充电站”。
据江苏省苏州市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对全市初中生连续5年的持续追踪研究发现,无论在哪个年级,亲子关系与学业成绩之间都成正比关系,高质量的亲子关系与低质量的亲子关系之间的学生学业成绩差最高能达到44分之多!在“青羊模式”的引领下,青羊区出现越来越多“最美家庭”“榜样少年”,既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又提升了区域的整体教育质量。正是在强大的家校社协同力量作用下,青羊区的教育质量一直位居全市前列,赢得家长的一致赞誉。
广州市黄埔区关工委一行调研考察青羊家庭教育工作
为实现教育资源最优化、教育效益最大化,青羊区家校社三方各司其职、互相协作,为孩子搭建了一个无缝对接的成长空间,形成了政府推动、专业带动、平台联动、评价促动的“四轮驱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制,通过统整政策、专业、平台和评价等诸多因素,形成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整体合力。
《家庭教育促进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确定家庭教育指导机构。在这一背景下,“青羊模式”成为全国范围内区域推进家庭教育服务机制的有效探索。(文/姜丽丽)